|  返回首页

 

内江市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
发布时间: 2014-04-23 【字体: 来源:市水务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  近年来,内江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建设投入的大好机遇,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新建成了城市供水水厂8座,总供水规模达33万m3/d;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47处(其中千人万吨以上工程21处),分散供水工程30568处,解决了105.3万农村人口和8.65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,农村饮水安全覆盖人口达78%。

  一是围绕城乡统筹供水,做好顶层设计。围绕“农村供水城镇化,城乡供水一体化”的总体原则和“打破行政区域,以骨干集中供水站和城镇管网向农村延伸为主,小型集中供水为辅,分散供水为补充”的工作思路,各县(区)编制完成了《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》,初步形成了市中区“两厂供水”、东兴区“两河两库八厂八区域”、资中县“一厂五线三片区”、隆昌县“一湖一库三厂六线”和威远县“九厂十线”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,为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勾勒出一幅“全域供水、全域安全饮水”的蓝图。

  二是围绕工程建设管理,开展“三集中”活动。为加快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提高工程管理水平,内江市于2013年11月在全市统一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“三集中”活动,对2008年以来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工程建设、工程效益、资金使用、水质检测与水源保护、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“集中清理、集中整治、集中督办”,共清理农村饮水安全11批次246个项目。针对清理出的问题,市水务局与各县(区)政府进行了对接研商。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“三集中”专项活动成果,4月21日,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会,对下一阶段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。

  三是围绕源水水质提高,狠抓水源保护。市环保部门牵头,对全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逐一清理,建立保护制度,切实加强水库和河流等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。市水务部门按照“县区负责、饮用优先、限期治理”的原则,及时启动了以取缔肥水养鱼、网箱养鱼和承包养鱼为主要内容的水库“清水工程”三年攻坚战。全面落实市政府《甜城湖保护管理暂行办法》,加强甜城湖水质管理,大力实施甜城湖综合整治,加大湖面漂浮物打捞力度,坚持定期开展甜城湖调水换水工作,加大排污口治理,今年3月,启动了市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移工程,组织实施了甜城湖清淤疏浚护堤工程,开创了全省实施大江大河河道清淤疏浚护堤工程的先河。

  四是围绕水源保障,加快水源工程建设。为切实解决内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,破除制约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水资源短缺的供需矛盾问题。全市按照兴水惠民“五年行动计划”的总体要求,抓紧推进“引金沙江之水解内江之渴”的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建设前期工作,推进长征渠规划修编,抓好东兴区联合水库和资中县两河口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,及时启动了隆昌县长桥等小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并适时启动建设,努力提高水源保障能力。

  五是围绕安全供水,强化水质监测工作。由卫生部门牵头,水务、环保等部门配合,对全市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出厂水、末梢水等进行水质监测,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,研究水质提升对策。积极筹建县级水质检验检测中心,努力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检测工作覆盖面。同时,按照市委市政府“统一部署、分级负责,先急后缓,检改结合、以人为本”的原则,由市卫生局牵头,市水务、环保、疾控、水文等部门配合,正在研究制定全市农村分散式供水(井水)水质监测方案,确保居民用上放心水、安全水。